close

StockSnap_3HK01UW6QG.jpg

(圖片取自網路)

在本blog中,我陸續發表了不少關於「幹細胞」的文章,就是希望有更多偶然點進來的讀者,能夠更了解「幹細胞」究竟是什麼,為什麼有如此多的實驗與研究在鑽研它,而它在醫療上又有什麼樣的臨床結果。知識就是力量,能讓大多數人了解什麼是「幹細胞」及「生長因子」,就能避免因為無知而產生的受騙或是糾紛,讓大家都能根據所知所得進行驗證。

目前的醫療方向,已經從「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逐漸演變至「預防性維護」,希望在我們的身體受到先天基因、環境、食物、病菌、壓力等危害侵蝕之前,就可以經由各種預防方式,全方面提升健康狀況,讓「健康」不僅只是一句口號,而是在避免疾病發生的前提之下,進一步增進生活品質!而為了更好地提升生活品質,延緩老化發生也是勢在必行的趨勢,國內外各種醫學研究與臨床實驗蓬勃發展,除了使用多種抗氧化劑與維生素外,幹細胞與生長因子就是其中一個相當重要的選項!

胚胎幹細胞(Embrionic stem cell)與成體幹細胞(Adult stem cell)


幹細胞(Stem cell)是原始且未分化的細胞,它能經由有絲分裂與分化來變成多種不同功能的細胞與組織,而且可以利用自我更新來提供更多幹細胞,因此它也有另一種名稱,叫做前驅細胞(Progenitor cell)。幹細胞存在於所有組織和器官內,而每個特定組織的幹細胞存量與功能會因為先天差異,造成在目前臨床研究上不同的應用範圍。

 

讓我們先來介紹以下三個名詞:分別是萬能(totipotent)幹細胞、全能(pluripotent)幹細胞、多能(multipotent)幹細胞。

「萬能幹細胞」指受精卵形成後,會從1個受精卵分裂至16個細胞,這16個細胞都可以獨立分裂分化成我們身體的任何細胞,這種胚胎幹細胞就是萬能幹細胞。

「全能幹細胞」則是胚胎分裂成16個細胞後,其中內含的內細胞質塊,可分化內胚層、中胚層以及外胚層,三個胚層的細胞即是全能幹細胞。

到了分化系統後,這些細胞就被稱為「多能幹細胞」,也叫做「亞萬能幹細胞」,因為使用上較為安全也具有相當的效果,逐漸成為臨床應用與研究的主流。

 

一般來說,除了動物性的幹細胞外,我們可以把人類幹細胞的來源分成胚胎幹細胞(Embrionic stem cell)與成體幹細胞(Adult stem cell)。

「胚胎幹細胞」是取用受精卵開始分裂後呈現16顆細胞以內的囊胚期細胞。在過去數十年,世界各國大多數研究單位因為它強大的分化與再生能力,投注了相當多的心力進行研究,然而胚胎幹細胞在倫理上是有爭議的,比如說曾經掀起各界討論的「訂製救命寶寶」——為了拯救罹患遺傳性或罕見疾病的第一個孩子,讓經由人工生殖技術將胚胎植入母親子宮而生長的第二個孩子,提供幹細胞來拯救第一個孩子,對於因救命而誕生的第二個孩子本身的人權,各方皆有不同的說詞與考量;而胚胎幹細胞在臨床應用上依然有癌化風險的不可預期性,因此目前仍建議只在研究室內應用,直到安全與倫理議題獲得解決之道後再應用於臨床上較佳。

「成體幹細胞」則是泛指從健康生產後的生命個體身上所取得的組織,比如,臍帶血、臍帶、胎盤、骨髓、脂肪、血液、皮膚、牙髓等等。過去最常被大眾熟知的是因血液惡性疾病而移植骨髓,或是將臍帶血幹細胞用來治療血液相關疾病,不過這類前驅細胞多以血球分化為主。然而,如果要用於治療退化性疾病的患者,或是進行抗衰老醫學範疇的話,更需要的還是「間質幹細胞(Mesenchymal stem cell)」。

間質幹細胞因為具有免疫調節、促進細胞修復與增進組織再生的功能,目前成為幹細胞治療的主流。加上2012年諾貝爾獎得主——日本東京齒科大學山村(Yamamura)教授的相關研究證實成體細胞能夠被誘導成為幹細胞,成體幹細胞的應用與臨床效果將是接下來10到15年間細胞治療的主要方向。更令人振奮的是,過去治療時常常會使用「異體」組織進行,現在也將被使用「自體」組織所取代,也就是說,未來不需要擔心使用動物胚胎或是人類臍帶細胞所引發的嚴重過敏性休克與癌症風險,因為所有的治療細胞都是來自於自己本身,可以依照個人需求來訂製療程!

arrow
arrow

    陳德福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