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pian.jpg

(圖片取自網路)

  我們經常從電視節目、報章雜誌,甚至身邊的親友口中聽到「自律神經失調」,到底什麼是自律神經失調呢?它又會引起哪些症狀?

  人體內的神經細胞會藉由多種不同的化學物質來傳遞訊息,例如:血清張素、乙烯膽鹼、正腎上腺素等等,當這些「神經傳導物質」失去平衡的時候,

就會影響到整個神經系統的運作,形成各式各樣的臨床症狀。
 

  而人體內的「自律神經系統」又分為「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兩大部分,掌管人體的血壓、心跳、呼吸、腸胃蠕動、肌肉張力、腎上腺、腎上腺皮質、甲狀腺、性賀爾蒙等等,

協調身體各器官功能的平衡,以及讓新陳代謝正常運作。當中樞神經的「神經傳導物質」失衡、週邊神經的「自律神經系統」運作失調時,身體就會發出呼救的警訊!


  「自律神經失調」在西醫學界稱為「精神官能症」,但使用醫學名稱來向患者解釋,通常不容易理解,民眾反而比較可以接受「自律神經失調」。

原來許多人對於精神疾病的觀念仍然停留在數十年前,甚至把它當作是一種「不名譽」或「心理不正常」的錯誤觀念,而這樣的觀念往往使得患者本身備受煎熬。

 

  造成「自律神經失調」的原因多樣而且複雜,其臨床症狀表現容易受到生活緊張、工作壓力、人際關係、社會環境變動等因素的影響,

最常見的症狀有:頭暈、頭痛、耳鳴、視線模糊、眼睛痠澀疲勞、喉嚨有異物壓迫感、睡眠障礙、淺眠、緊張、焦慮、煩躁、負面情緒放大、

記憶力減退、心悸、胸悶、口乾舌燥、脹氣、腹瀉、食慾旺盛、食慾減退、肩頸僵硬、肩頸痠痛、四肢發麻、排尿不順、性功能障礙等等。

 

  臨床上,很多患者會前往新陳代謝科或是心臟內科、胸腔內科、腸胃科進行檢查,檢查結果並無異狀,

但不對勁的症狀卻一直存在,這些全身性的症狀有時輕有時重,如果有上述症狀出現,就要相當注意囉!因為很有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找上門了!

 

arrow
arrow

    陳德福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