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baby-1636317_960_720.jpg

(圖片取自網路)

  儲存「臍帶血」這件事已經風行多年了,許多新手父母爭相為剛出生的小寶貝儲存臍帶血,就像買了一個無比珍貴的醫療險,但臍帶血實際上可治療的病症項目到底是什麼呢?如果錯過了一生一次的儲存機會,是否就無法再進行幹細胞療法了呢?

 

 臍帶血目前已知的適應症大約有20幾項,大多是免疫細胞和血液系統的相關疾病,過去10年間,國內「臍帶血幹細胞」20萬筆以上的儲存組織庫中,僅有不到50個應用與配對成功的案例,還伴隨著可能感染的風險及細胞個體排斥,配對成功的機率低,使用的機會也低。而每6個人的臍帶血幹細胞,僅能用來治療1個人,保存期限也只有20年。但新生兒從出生到20歲之間,罹患相關疾病的機率有多高呢?20歲之後又該如何是好呢?

 

  其實現今醫學中,除了臍帶血幹細胞,還有牙齦幹細胞、脂肪幹細胞等等許多類別!

 

  • 幹細胞的臨床應用及適用症

幹細胞種類

胚胎幹細胞

成體幹細胞

間質幹細胞

成體幹細胞

血液/造血幹細胞

來源

受精卵

牙周間組織、乳牙、牙髓、臍帶周間組織

脂肪

幹細胞

耳後皮膚纖維母細胞

骨髓、周邊血

臍帶血

臨床應用

目前不建議使用,因為涉及倫理議題與安全性。

大約四十幾項

大約二十幾項

主要針對皮膚

免疫細胞血液系統疾病

退化性疾病

免疫細胞

血液系統疾病

 

  以目前研究及臨床應用結果來看,如果錯過了儲存「臍帶血幹細胞」的時機,「牙齦幹細胞」將是最佳選項!

 

  因為:

  1.它是真間質幹細胞,從膠原母細胞裡面純化出來的細胞,其穩定性、可複製性,遠優於骨髓幹細胞、脂肪幹細胞。

  2.它的活性及產生的細胞溝通語言,能影響其他蛋白質的種類最接近臍帶間質幹細胞。

  3.口腔幹細胞包括牙齦幹細胞、乳牙幹細胞等。比如智齒裡含有珍貴的牙髓幹細胞,或是小朋友的乳牙也含有幹細胞,就可取得性來看,6歲至70歲都可以取得。

 

  「儲存現在,抓準未來」,在過去,儲存臍帶血的思維是家長擔心孩子未來生病沒藥可以醫治,現在儲存間質幹細胞則是儲存一個「保障」。

 

  間質幹細胞療法的安全性也獲得許多臨床實驗的反覆驗證,在2010年一篇彙集了227位骨關節患者的研究中發現,患者接受關節內注射間質幹細胞治療後,在核磁共振影像追蹤一年期間,並無發現任何腫瘤產生。成人間質幹細胞可從自體組織取得,包括牙齦、骨髓或脂肪,免除異體幹細胞配對成功機率低及癌化的恐懼。與自體血液幹細胞搭配使用,更能達到安全又最佳的修復效果。在再生醫學的領域裡,尤其在運動傷害的議題上,間質幹細胞療法提供了更精準、更快速的治療對策,這是過去其他療法無法達到的全新境界!


 

 

 

 

arrow
arrow

    陳德福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